一架轰炸机在中弹后,飞行员已经跳伞的情况下,坐在机尾看不见前面的尾炮手应该怎么办呢? 似乎摆在它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跟着跳伞。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最终把飞机开了回去,这一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件就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德战场。在战争初期,德国通过巴巴罗萨行动给苏联空军造成了近乎于毁灭性的打击,为了能够迅速恢复空军的战斗力,苏联只能从美国租借飞机。于是通过相关的租借计划,苏联从美国军方处获得了数千架的A-20轰炸机。 A-20可以说是一架相当人性化的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飞行员通常要面对一个窘境,那就是跳伞。一旦飞机被击中受损,需要跳伞的时候,飞行员必须要控制飞机保持稳定,让其他机组成员先跳,而当别人跳完了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轮到自己跳的时候,因为飞机失去了操控,极易发生飞行姿态的变化,从而导致跳伞的飞行员撞在飞机高耸的尾翼之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20设计的时候在飞机尾炮手的座位处安装了一套辅助控制系统。
说是辅助控制系统,但实际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套辅助系统包括一根操纵杆、两个方向舵和一个油门弧座。 当飞机受损,飞行员可以先行跳伞,由尾炮手操作这套系统稳住飞机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之后再从座位下方的逃生口跳伞,这样一来,大家的跳伞安全就都有了保障。正是这套特别的设计,为后来的传奇事件埋下了伏笔。1943年8月4日,苏联第16航空集团军奉命对西撤的德国国防军进行攻击,于是三个A-20轰炸机团起飞参与作战,在作战期间,一架A-20轰炸机被地面高炮盯上,一枚炮弹险些击中飞机,在飞机驾驶舱附近爆炸。
虽说没有直接击中飞机,但还是给飞机的驾驶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该架飞机的驾驶员波谷丁少尉也因冲击而受伤。 接下来波谷丁少尉的行动可谓十分迅速,他将飞机状况通报给了机组成员,然后直接跳了伞。此时的机组成员可谓是大为震惊,在后来的回忆中,他们一致认为当时波谷丁少尉是被炸蒙了,因为当时跳伞的位置属于德国占领区,落地后的情况可想而知。不过此时不容他们多想,必须马上拿个主意。
此时飞机上还剩三个人,一个位于机鼻位置的领航员和两个位于机尾位置的尾炮手。 说是两个尾炮手,但其实一个是尾炮手,另一个是无线电操作员,原本这两项工作应该由一人担任,但因为找不到同时掌握两项技能的人,所以这里就勉强塞了两个人。现在怎么办?跟着飞行员一起跳伞吗?三个人都不愿意,毕竟他们在德国占领区,而且还在一直朝着德国人飞。于是位于机尾的无线电操作员卡拉斯就询问机鼻位置的领航员是否能够看到飞机前方的情况,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他决定利用机尾的辅助控制系统把飞机开回去。
这无疑是一项大胆的决定,因为尾炮手的位置不仅位于机尾,而且是背对机头的,完全看不见前面的情况。 就这样,领航员当眼睛,尾炮手操控飞机,竟然真的把飞机开回去了,而且在卡拉斯完全看不见飞机与地面距离的情况下实现了安全着陆。最为惊险的是,在飞机返航的过程中还遭遇了德国飞机的阻击,尾炮手在还击的过程中还击落了两架敌机。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